淄博一中

  1. 首页
  2. 校园动态
  3. 正文

首批功勋校友简历与题词

   


 我校以“展示校友风采,共图母校发展”为主题的校友母校行系列活动,在校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纷纷希望进一步了解知名校友的情况,为此我们将首批获淄博一中“功勋校友”荣誉称号的6位校友的情况介绍如下,同时刊登校友们给学校的题词。

 

清华大学教授崔京浩:1955年我校高中毕业,考取清华大学。历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教授,十余所知名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国工程力学资深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挪威皇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博士后奖学金资助,赴挪威特隆汉姆大学做博士后。承担多项国家工程研究项目,在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填补国家空白奖。 

题词: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为母校淄博一中敬题 学生崔京浩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玲:1955年我校高中毕业,考入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系通信与广播专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教研室主任、光通信与光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光纤通信中心顾问。主要兼职有中国通信学会微波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微波通信》期刊编委、教育部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题词:涉浅水者,仅得鱼虾;入深海者,可擒蛟龙。——为母校淄博一中敬题。学生李玲。

 

研究员张福信:1961年我校高中毕业,曾任山东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在任期间,注重改革,使学院专业设置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迅速提高,在全省首先提出引进人才的举措,3年内便吸纳了54名博士后、博士、博士生。先后出版了《齐都春秋》等多部个人专著,发表了论文数百篇。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书。

题词:教益智书堪称一流,育贤达人铸就辉煌。为母校淄博一中题。张福信。

 

新华社青岛支社社长张荣大:1958年至1964年在我校初、高中部就读。中国新闻学院大专毕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华社高级记者。作为新华社一名实力派记者,写下了数千篇达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先后出版了《两地集》、《在新闻背后》、《自然王国探索》、《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和9卷本210万字的《我与新闻三十年》多部著作。

题词:名校多名师,桃李竞芬芳。学生张荣大为母校敬题。

 

淄博晚报社副总编辑田岚:1972年、1974年分别毕业于我校初26级、高20级。高级记者,大量作品发表于《人物》、《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瞭望》等多种报刊,其中,几十篇作品被国内及香港报刊转载或摘发,出版了《晃动地球的人》等个人专著。

题词:四十亩地,母校所在地,千千万万校友心中的福地。——田岚给亲爱的母校。

 

 

 

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1981年我校高中毕业,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电影电视制作中心副主任、影视部主任。已创作出版、发表了400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创作拍摄了电视剧近百部(集)。创作的电视剧《大交叉》、《梁子》、《车站》、《西部警察》、《车间主任》等荣获全国大奖;担任剧本文学统筹的电影《孔繁森》获电影政府奖“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策划创编的电视剧《大染坊》《大法官》在全国引起轰动。目前正着手以故乡博山为题材的电视剧《西冶街》的创作。

题词:悠悠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感谢亲爱的母校。学生张宏森。(图中右为张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