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中

  1. 首页
  2. 校园动态
  3. 正文

健康提示:炎炎夏日,怎样做好防暑降温

  盛夏来临,气温显著升高,尤其近几日,持续高温,给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个别同学还出现了轻微的中暑的情况。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暑降温,将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呢,大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一、防暑关键在于避开热源,做好防晒准备。
  同学们应特别注意上学、放学的路上、室外活动等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特别是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左右,是一天中日照最强的时段,同学们应尽量不要进行室外活动,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午休静校,外出时最好用必要的器具遮挡,涂防晒霜等。
  二、多喝水。
  大家都知道高温会使人丧失大量水分,要多喝水,但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1、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西瓜等的含水量较高,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2、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3、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4、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同学们每个课间都应该饮用一定的水,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特别使体育活动后,更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一定要注意喝水的科学性。
  三、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四、关于中暑。
  1、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2、中暑后的主要症状。
  一般中暑后,首先出现的是一些较轻微的症状,如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但如果体温在38度以上,除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时,就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3、中暑以后怎么办?
  如果班里的同学出现了类似中暑的症状,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头、太阳穴等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及时到学校卫生室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同时多休息,相信很快就可恢复。